竞逐流量赛道,银行出招如何留客?,银行客户流失与挽留技巧

短暂的寂静后,郭真感觉一只手抓住了他的后腰,完了是另一个人的手,往下面一抽,非常麻利地把系带弄开了。

2025年初,由于涌入大量海外TikTok用户,小红书迎来热度飙升,银行等金融机构也瞄准流量赛道,发力运营小红书账号。



随着热度渐消,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近日注意到,银行在小红书的运营情况也出现明显分化,股份行和头部城商行粉丝群体相对更大、宣传方式更多样。与此同时,公域流量平台对银行运营能力提出新要求,如何平衡客户好感与广告投流、如何转“流量”为“客流”成为银行面临的挑战。

受访专家建议,未来,银行更应注重优质内容的生产,或可基于平台交互性配套常态化客服提高服务水平,从而促进自身品牌形象以及获客、留客效果的提升。此外,金融机构与平台需注意合规边界,共同防治黑灰产账号。

瞄准流量和优质客户

“遇事不决小红书。”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,小红书已成为分享生活、“种草”新事物的重要社交平台,鲜活、优质且有趣的内容则使其成为拥有巨大流量的“搜索引擎”。

记者梳理发现,当前入驻小红书的银行已超60家,许多银行除总行账号外,还注册了分支行或信用卡、理财等分支机构账号。从粉丝数量来看,股份行和头部城商行粉丝较多,但整体来看,粉丝体量达到10万以上的账号屈指可数。其中,招商银行、中信银行信用卡和光大银行微银行粉丝数突破10万,分别为48万、12.5万和10.1万。国有行各类账号粉丝数大多在5万以下。

从营销方式来看,与传统线上经营的严肃画风不同,不少机构“5G冲浪”,推出卡通形象,并纷纷玩起时下热“梗”,各类抽奖活动轮番上阵。

“宠粉第一!搞钱第二!”招商银行推出了“小招喵”卡通形象,以各类生活化内容为主:旅游打卡、美食教学、宠粉抽奖等。平安银行也设计了“小财娘”形象,以四格漫画等方式分享优惠活动信息,还体验了近期火爆的“撕拉片”,并以此“安利”其证件照功能。

“小红书有许多年轻且高学历的用户,对于银行而言属于优质客户。”一位银行宣传人士对记者表示,“整体来看,银行运营小红书主要是两方面需求,一是跟随热点创作趣味性的内容,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年轻群体的好感度;二是投放广告等内容,进行产品宣传。”

“小红书平台原本就存在大量生活化金融服务信息,如存款、理财、信用卡等,但在银行机构入驻之前,这些内容多由用户自发讨论,比较碎片、零散化。银行机构进驻小红书,有助于银行更系统地发布信息和为客户交互答疑,为用户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源,也能够从侧面助力金融黑灰产与网络谣言治理。”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记者指出,“此外,小红书近年来持续优化搜索功能,并在用户间具备一定的搜索认可度。对于银行而言,搜索优化是银行机构品牌建设、用户运营未来不容忽视的主阵地。尽管目前小红书以年轻用户为主,但随着平台功能和客群发展,客群年龄层也不断拓宽,能够为入驻银行机构的品牌宣传带来更多价值。”

考验机构运营能力

为何不同银行的粉丝数量分化较大?

在苏筱芮看来,这与银行的重视程度,以及银行是否有能力产出与平台调性相符、受到用户喜爱的优质内容有关。

“小红书是一个公域流量平台,非常考验机构的运营能力以及与用户的交互性,包括内容是否优质,是否能获取用户主动点赞、收藏,从而将内容精准推送给更多用户等。”苏筱芮分析指出,“相对而言,零售银行更加重视这类平台运营,也会搭建更懂年轻人的运营团队来持续产出优质内容。”

对于银行而言,流量是机遇,同时也带来如何转化为客流的挑战。

前述银行人士告诉记者,在小红书等平台运营中,银行首先面临的是用户好感度和广告投放的平衡问题。针对客群好感度的运营并不能直接创造客户需求,很难即时转化为客流,而一旦中途投放广告,很容易造成客户好感度流失。

“另外,单平台用户流量有限,银行往往是多平台运营,小红书更偏向于以内容作为支持,相较而言商业化支持如投流、转化率数据统计等功能并不足够精细。”该人士表示,“最大的挑战是,对于银行或整个金融行业而言,平台运营往往伴随转化需求,但金融行业为确保合规经营,产品无法像实物交易一样即买即卖,如何优化线上宣传与经营的衔接,这方面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。”

苏筱芮指出,小红书等公域流量平台与微信公众号等传统渠道不同,往往以用户兴趣点为主、以内容干货为核心做推送,“自说自话”式内容在公域流量平台上往往很难得到良好互动反馈。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,未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生产优质的内容、如何吸引目标客群并为之提供新鲜的资讯、实用知识干货或是有趣的互动方式。基于小红书的强交互性,未来银行可以考虑为小红书配套常态化的客服体系,更高效地解决用户问题,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,从而促进自身品牌形象以及获客、留客效果的提升。

须筑牢合规边界

值得注意的是,在金融平台竞技流量赛道的同时,冒出了不少“李鬼”。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注意到,有金融灰黑产机构借机冒充官方账号,扰乱市场秩序。

今年2月,大华银行(中国)就曾发布公告称,发现有不法分子通过小红书社交平台冒用“大华银行上海分行”等名义注册账号,发布虚假信息及开展非法活动,已向平台进行举报,并就该情况向属地派出所报案。

记者发现,小红书官方账号“薯管家”也会定期发布黑灰产账号治理阶段性进展公告。据最新公告,自2024年11月18日至2025年2月17日,共处置黑灰产账号3208343个,包括10万粉以上账号401个,1万粉以上账号9215个。

北京德和衡(上海)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、德和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白耀华律师指出,金融机构在小红书等平台开展营销需重点防范虚假宣传、不当承诺和混淆行为,平台方应强化账号审核、黑灰产治理及侵权响应机制。

“对于金融机构来说,首先要禁止虚假宣传与误导性陈述,营销内容需符合《广告法》关于‘真实、合法’的核心要求,对于投资类产品则有特殊的合规要求。例如理财产品、基金等广告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,需明确标注风险提示等。”白耀华指出,“此外,还须防范混淆行为与冒名侵权,定期监测平台冒名账号,通过‘加V认证’强化官方身份标识。金融机构的名称、标识被冒用时,应及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主张权利,要求平台删除虚假账号并追责。”

对于平台方而言,白耀华指出,平台方具有审核与监控义务。首先,小红书等平台需落实《网络安全法》实名制要求,对金融机构合作方资质如金融牌照进行核验。若平台未有效识别虚假主体,可能面临承担未及时删除侵权内容的风险。其次,金融机构与平台应对黑灰产账号开展协同治理。

“建议金融机构加强内部管理,首先,可以设立内容合规专员,对营销文案进行‘双人复核’,重点审查收益表述、风险提示及数据来源标注。其次,应定期开展员工培训,避免使用‘最高收益’‘零风险’等违禁词。”白耀华最后建议道,“对平台来说,应强化技术升级,可以引入区块链技术对金融机构官方内容进行存证,确保信息可追溯,可以开发‘一键举报—自动取证’功能,简化用户维权流程。”

温馨提示

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,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!如有任何问题,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。

扶叶流疏
磐晟

资深陈梦生理期痛到要吃止痛药专家,拥有超过10年财不外露经验。致力于拒绝接待中国人的日本餐厅已歇业研究与分享。

评论区 (87)

发表评论
邻家妹妹
张家三叔

2025-05-23 18:48

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,内容详实,观点独到,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。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!

猫眼如月
修槭

2025-05-23 18:48

感谢分享,这些信息对我很有帮助。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,关于荔枝茉莉冰茶成为爆款的因素有哪些的部分,能否再详细解释一下?

割鹿
南京南 作者

2025-05-23 18:48

您好,感谢您的提问!关于莎头的部分,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做更详细的解释,也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。

关注我们
微信公众号
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